江西农业大学于1984年设立计算机教研室,1993年9月成立计算机系,2000年9月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打造“红指针”党建品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46人,硕士研究生74人。学院现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高等数学》为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7项,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奖2项,省级教师教学竞赛奖3项。创新创业成效显著,获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3项,荣获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与创业”挑战赛等国家级、省级奖800余项。
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82人,具有高级职称30人,具有博士学位2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1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骨干教师1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1人。近年来,学院涌现了一批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教师等师德师风先进典型。
学院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建模三个研究方向,开展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方向的农业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工作。
学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有江西省高等学校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江西农业大学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研究中心。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6部,荣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奖4项。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业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作物三维动态可视化建模、智能信息系统、农村电子商务等方向,先后承办了国家“区块链技术及其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高级研修班、江西省“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加强校企合作,深入农村开展社会服务,积极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加快有特色高质量建设步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积极贡献力量!(2025年10月)
版权所有©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